楞嚴經 三十講之26


[第二十六講]
阿難言:
  我雖識此見性無還,云何得知是我真性。
佛告阿難:
  吾今問汝。

  今汝未得無漏清淨,承佛神力,見於初禪,得無障礙,
  而阿那律見閻浮提,如觀掌中菴摩羅果。
  諸菩薩等,見百千界。
  十方如來,窮盡微塵,清淨國土,無所不矚。
  眾生洞視,不過分寸。
  阿難!
  且吾與汝,觀四天王所住宮殿,中間遍覽水陸空行,雖有昏明種種形像,無非前塵分別留礙。汝應於此,分別自他。
  今吾將汝,擇於見中,誰是我體,誰為物象。
第二十六講
阿難言:我雖識此見性無還,云何得知是我真性。
  這個時候,阿難就講:世尊!你講妄想心不是佛性,這點我是明瞭。我已經明瞭這個識心不是「見」性,也知道妄想心不是永恆不變。我雖識此見性無還,我知道實相的體性是不還的,不會還給六根、六塵、六識,那麼世尊是用「能見」的性來比喻實相的體性,我已經明瞭了,云何得知是我真性,但是我怎麼曉得這個就是我的真性。。。
佛告阿難:吾今問汝。

  今汝未得無漏清淨,承佛神力,見於初禪,得無障礙,

  而阿那律見閻浮提,如觀掌中菴摩羅果。

  阿難在這個地方還是有所懷疑,所以釋迦牟尼就繼續開示。吾今問汝,我現在來問你。今汝未得無漏清淨,你今天沒有明心見性,沒有得到無漏的清淨慧,承佛神力,見於初禪,我說法告訴你,那麼你可以見於初禪。
  這個承佛神力,就是釋迦牟尼對於眾生說法,引導眾生能夠開慧眼,開智慧。我們假設沒有智慧,沒有聽法,那麼對於一切的萬象都有執著,著相!不能夠見到清淨慧。那麼這個智慧沒有開發出來,著相,被「」所迷惑,處處就看不透了,不能夠明瞭。所以,承佛神力,就是釋迦牟尼用他的智慧之力說給大眾聽、說給阿難聽,那麼阿難可以明瞭了。見於初禪,就是能夠斷「見惑」!以前不能斷見惑,被摩登伽女所迷惑,那麼現在可以斷見惑。
  那麼,「見」是可以斷了,但是阿難在心還是有疑惑,「思惑」並沒有斷!我們如果只有斷見惑,當然是可以破相,但是思惑還是有疑惑的。這裡世尊講,見於初禪,得無障礙,就是初禪,剛剛開始的時候,可以離相,但是心還是有疑惑!心是可以離相沒有錯,但是這個心對於法界還是疑惑的。所以,承佛神力,見於初禪,得無障礙,初禪是沒有障礙,見惑已經斷了,但是思惑還在,還沒有斷盡。
  今汝未得無漏清淨,承佛神力,見於初禪,得無障礙,
  而阿那律見閻浮提,如觀掌中菴摩羅果。

  阿那律是佛的一個弟子。有一次佛說法的時候,他在睡覺,佛就責罵他。佛責罵以後,阿那律傷心哭了好幾天,哭了六、七天,眼睛哭瞎了。後來釋迦牟尼就告訴他,修這個慧眼。
  一般人都講:阿那律有天眼,可以看到天界、哪一個佛世界,有什麼神通力。那是沒有開發慧眼才會這樣講,其實阿那律是開了慧眼、天眼。
  這個天眼,不是看到什麼、什麼東西。假設看到什麼東西,還是有「」啊!還是有一個「能看」跟「所看」!不管你看到什麼世界、什麼東西,那都是「」,表示這個相沒有破。
  很多人認為:「阿那律有天眼,可以看到他方世界、哪一個佛界,好像觀掌中的菴摩羅果。」菴摩羅果是印度的一種水果,這裡是比喻。那麼,很多人講:「阿那律好像很厲害,可以觀這個娑婆世界,可以觀極樂世界,可以觀東方琉璃光世界,可以觀哪一個世界、他方世界。」不是這樣!這個「天眼」是一種形容,就是可以破盡一切相,你所見的都可以破掉!你所思惟的妄想可以破掉!這是一種比喻,不是說:「我們眼睛可以見,見很多境界。」這是錯解佛義,看不懂佛經,所以會把佛經講成神話。假設阿那律可以看到很多法界,那他還有一個「」在啊,這個「我」根本沒有破!誰在見?「我」在見呀,不然誰見?何況見到什麼東西。那麼,有「能見」、「所見」,這個是什麼?凡夫!凡夫才有能見、所見,因為都還看到有相,對不對。那麼,《金剛經》怎麼講*?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!你看到的是虛妄相,看那些相幹什麼?對不對?所以這裡,阿那律見閻浮提,一般人認為:「阿那律可以見到很多法界。」這是錯誤的。
( *請見  金剛經:如理實見分第 5  )
  阿那律傷心哭瞎他的眼睛,佛就告訴他,你現在肉眼雖然瞎掉,沒有關係,你可以開天眼。那麼開「天眼」,就是心眼,開心中眼!不是真的他的眼睛瞎掉以後,變成天眼,那個是誤解佛經,胡亂猜測。就好比一個瞎子眼睛瞎掉,你跟他說:「沒有關係,我現在就賜你可以看見。」那麼眼睛瞎掉沒有醫好,可以看見嗎?絕對看不見!假設阿那律的眼睛醫好了,那就跟一般人一樣嘛,肉眼來看通通一樣,有什麼差別?對不對?這個地方是開心眼,名為天眼,就是「見惑」要斷!「思惑」要斷!佛告訴阿那律,你現在眼睛已經哭瞎了,沒有關係,我們眼睛看的是肉眼,要更進一步開你的心眼,要斷見惑、斷思惑,這樣稱為什麼?見閻浮提,如觀掌中菴摩羅果,就是可以破掉「閻浮提」這種妄想!破掉這種阻礙,也就是見惑跟思惑。
  所以世尊講:如觀掌中菴摩羅果,就是開了心眼,實證這個世界是虛幻的。這個天眼就是心眼,不是一般人認為:「可以看到什麼他方世界。」如果是這樣的話,表示「」還在,對不對,「我相」還在,不然誰見?還有一個「我」在嘛!那麼這個「我」沒有破掉的話,怎麼樣?一定是輪迴!有「我」才會輪迴啊!這個「我」,假設已經破除了,無我了,請問是誰見?何況見到什麼,對不對。
  我們看佛經佛典,一定要了知它是比喻式的文學,我們要明瞭佛經在講什麼。我之所以這樣強調,就是要大家」!」!假設我們沒有破相離相,看佛經的時候就會感覺有神話了,講出來的佛經也變成神話,這樣人家不願意聽了,因為你講傻話,對不對,所以人家不要聽。
  佛經佛典沒有什麼神奇,只是看得懂、看不懂。你看懂了,它一點都沒有神奇;你看不懂的話,就變成神話,認為:「哇!不得了!」所以這裡世尊是一種比喻,讓你開心眼!你的心眼開了,那麼一切相就被你破掉了。
  今汝未得無漏清淨,承佛神力,見於初禪,得無障礙,
  而阿那律見閻浮提,如觀掌中菴摩羅果。

  諸菩薩等,見百千界。
  十方如來,窮盡微塵,清淨國土,無所不矚。

  這裡講,諸菩薩等,見百千界,是不是他方世界,百千的他方世界,菩薩都可以見?用眼睛見嗎?絕對不是,這裡也是比喻,菩薩可以破相!所有百千世界,他都看透了。怎麼看透?破掉!一切百千世界,他都能見,而怎麼樣?破掉!我現在打一個比喻,大家就可以很明瞭。
  我常常比喻,睡覺做夢。睡覺有時候會做夢,那夢中我們是不是自己見到自己?在夢裡面,自己可以見到自己,那麼有時候見到山河大地,有時候跟人家講話,看到自己,也看到別人。夢中一切事物,在夢還沒醒的時候,好像很真!對不對?一旦夢醒了,有沒有?都沒有了,夢中的你跟夢中的事物,全部破解,全部瓦解掉。那麼醒過來以後,能不能知道你夢什麼?可以呀,我們醒過來以後,還是可以知道夢裡面做什麼夢。那麼,我們雖然知道夢什麼,有沒有在夢裡面?已經不在夢裡面,已經醒過來了,對不對?醒過來以後,不在夢裡面,還是可以知道夢裡面的那些畫面、跟人家講過的話,還是一樣會曉得,這是比喻。那麼,同樣的道理,諸菩薩能夠看見百千世界,就好比我們夢裡所見的啦。
  十方如來,窮盡微塵,清淨國土,無所不矚,也是一樣!他能夠見,是見到清淨,不是見有「」!很多人說法把它說成:「不得了!十方如來是窮盡微塵,什麼樣的國土,他眼睛都看的見。」沒有這種事!眼睛能夠見的,肉眼啊,只不過分寸,一個牆壁你就看不過去,一張紙擋住就看不過去了,對不對,我們肉眼可以看穿牆壁嗎?不要說神話,這樣沒有人會相信。我們這個肉眼,要靠什麼?靠光線,靠光線來反射以後,經過腦神經來衝擊,經過這個光波跟腦部來衝擊而產生影像,假設沒有光線,你能不能看過去?能不能看穿牆壁?根本不可能,看到的是漆黑的一片。肉眼所見,很有限,那麼智慧之眼就無限!例如說,我們的心眼,心眼所見是無所不見。這個「無所不見」,不是見有形有相!這個是見到什麼?無形相,可以 破一切」!稱為心眼。
  十方如來,窮盡微塵,就是所有的微塵,他都可以破盡,讓這個念很清淨。我們這個心念,如果你一旦明心見性,心念一個一個出來,你都清楚的很。一般人是不清楚自己有什麼念頭,只是大的念頭他會曉得。例如,有時候忽然出來一個念頭,你明瞭到!這個是什麼?「獨頭意識」,不是經過你思考才有的,它忽然就出來。有些是比較粗的、比較大的念頭,大家可以感知;那麼比較細微的,有些人是可以感知,有些人是感知不到,有時候自己想什麼,自己也不清楚,這樣的話就是很迷糊;那麼更細微一點,可以觀到什麼?觀到第七識、第八識,可以見到第七識、第八識。
  我們第六意識,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見,你現在想來想去這種心就是第六意識的心,你可以聽法,我在說法,你可以聽到,這個是第六意識的作用,這個作用在死掉以後就全部沒有了。那麼更細微的,可以見到第七識,它怎麼分別想,這個念頭怎麼作用,都還可以了知。到了第八識,一般人決定是了知不到,要出離三界的阿羅漢才可以見!普通凡夫是絕對見不到第八識。第八識出沒非常之快,一秒鐘念頭有一千多下,一下子湧出來啊,好像瀑布!一秒鐘,一剎那就有一千多個念頭!每一個念頭出來,出離三界的阿羅漢都很明瞭,就好比你現在的眼睛看前面的風景,這樣的清楚。那麼,一般人是見不到第八識,因為你見不到,所以破不掉!因為你見不到嘛,怎麼破?假設你見得到,就能破除了,它的執著性通通被你破除掉變為清淨,所以轉第八識成什麼?大圓鏡智。
  不過我們要了知,第八識轉大圓鏡智,有沒有究竟了義?
  還是不究竟。
  為什麼?
  因為第八識轉大圓鏡智,它還是一個智,這個智慧也不可得!《心經》就講*,無智亦無得,這個智慧也不可得,因為它還是生、滅!第八識即使你轉識成智了,還是不究竟。
( *請見  心經: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  )
  我這樣講,各位可能還不明瞭,你可能會問:「直了居士,佛經都講轉識成智,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,你怎麼講還是不究竟?」
  沒錯,還是不究竟!因為到底還是一個智,「智」跟「識」是相對法!能夠轉識成智,就可以轉回來,那智慧又變成識,你怎麼辦?轉來轉去呀,轉識成智,那把智又轉回來成識,怎麼辦?對不對?轉來轉去,有沒有了義?不了義!因為你轉識成智,這個智一樣可以轉成識,轉來轉去啊。
  智跟識,相對法!那麼,佛法是不是相對法?佛法是「不二」法門,怎麼是相對法?!「轉識成智」是站在眾生位,因為「」是有執著性,能夠有了別、執著,稱為識;那麼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稱為「」;但是你要了知,智慧跟識是相對法,還是不究竟。那麼佛法的第一義,實相的體性是不是相對法?不是,無一法可得!所以還是要把相對破除,不管識也好、智也好、大圓鏡智也好,還是要破除!破除以後才能夠明心見性。
( 轉識成智  明什麼心?見什麼性? 真心・假心 08_轉識成智  )
  不要認為手指頭是月亮!我們指著手指頭看過去,是指個方向讓你見到月亮,不要把手指頭以為是月亮,誤以為見到月亮,那就錯誤。不要轉識變成智的時候,認為:「智就是實相的體性。」錯誤啊!我們一定要明瞭,路要看清楚了,要把佛經弄得很清楚,不然的話,這個路一旦走錯,將來是不可能明心見性。
  十方如來,窮盡微塵,清淨國土,無所不矚。這裡十方如來,是講「報化」如來。窮盡微塵,是可以破一切微塵。清淨國土,這個國土就是心土。無所不矚,就是見而可以破見,可以見,但是可以破見!例如說,我們肉眼看到一切相,但是一切相又可以破除,你可以見!又可以破!這是妙用,稱為「用」,因為有「」、有「」。那麼,如果你見沒有辦法破除,這個「」還是在,這個相在你心中團團轉,就會被相所迷惑,就會衍生大輪迴了!有相嘛,有相鐵定會在相裡面輪迴。
  我常講,不管你這個心怎麼慈悲、怎麼好心腸,有沒有用?其實沒有用。為什麼沒有用?你還有相,還有相纏住了,一定在這個「」裡面輪迴。所以不管你怎麼慈悲,如果你沒有離相,還是沒有用,還是大輪迴!所以要破相、離相,明心見性才是了義,才沒有輪迴。幻相在,鐵定會輪迴!所以我們一定要了知,不要看不清楚,走錯路。
( 生滅法、相對法  禪門精要: 04_修行上的冤枉路
           禪的本懷:菩薩應離四種禪病,作、止、任、滅  )

( 離相。破相。   楞嚴經:三十講之 10   )
  今汝未得無漏清淨,承佛神力,見於初禪,得無障礙,
  而阿那律見閻浮提,如觀掌中菴摩羅果。
  諸菩薩等,見百千界。
  十方如來,窮盡微塵,清淨國土,無所不矚。

  眾生洞視,不過分寸。

  沒有見性的凡夫眾生,他所見的就是眼前。
  不過分寸,這是一種形容,就是你用「肉眼」見,你所見的不過是肉眼所見。你沒有「天眼」,不能夠破一切的見惑、思惑。沒有「慧眼」,不能開智慧,不能離相。那麼「法眼」是更深的,對於諸法無不了知。「佛眼」,能夠明瞭十法界,而不被十法界所迷惑;可以破相、離相、離開十法界,可以知十法界,而又不在十法界裡面。這個一定要實證!才能夠了了知、了了見。所以實相的體性,非有!非無!非色!非空!你想盡人間種種的名相,你都沒有辦法去形容它,為什麼?因為體性是離一切的相對」!有、無,色、空,非有、非無,非色、非空,這些通通是世間的名相,那麼實相的體性通通不是這些,都離開這一些名相。這個要實證,要破相、離相去體悟!我常講,好比「痛」,這個痛,你看不見也聽不到,痛是怎麼樣?用感覺的。那麼這個感覺,你可以說出來給人家感覺嗎?。。。
[楞嚴經。2012/09 電視演說 第 26 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