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摩詰經 三十二講之02


[佛國品第一]

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及方便力,無不具足。

逮無所得,不起法忍。已能隨順,轉不退輪。

善解法相,知眾生根。蓋諸大眾,得無所畏。

功德智慧,以修其心。相好嚴身,色像第一。

捨諸世間所有飾好。

名稱高遠,踰於須彌。深信堅固,猶若金剛。

法寶普照,而雨甘露。於眾言音,微妙第一。

深入緣起,斷諸邪見。有無二邊,無復餘習。

演法無畏,猶師子吼。其所講說,乃如雷震。無有量,已過量,集眾法寶,如海導師。

佛國品第一

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及方便力,無不具足
  這裡講的「禪定」,就是實相的本體,實相本體稱為「」。

  一般人以為:「我們修行要去襌定,把心念定住。」這是錯誤。實相本體稱為「」!那麼,實相的體性是永恒不亂,稱為大定,所以叫「襌定」。

  一般人以為:「修行是要把心念定住。」古人很多跑到深山裡去挖個洞,自己在裡面就禪定了,把心念定住,到最後一個一個都死掉,為什麼?因為我們的心念假如定住,就腦死了!我們這個心念是不可以定住的,腦筋這種念頭假如定住,就腦死!腦死,人絕對活不了。古人也是看不清楚,所以很多人到深山裡去禪定,最後都死掉,自己也不清楚啊!以爲:「把心念定住,就會悟道。」這是錯解佛意。

  「禪定」講的是實相的體性,本來就大定!哪要你襌定呢?你去頓悟就了了見,不是要禪定,是要明心見性!用我們現在這種心念去頓悟實相的「體」!一旦頓悟以後,一切幻相全部解脫掉,這個才是了義。。。

  講到「智慧」,它是體性本有的,不是第六意識想來想去這種心念,這個絕對不是智慧,這是「妄想」!包括講經說法、包括你現在在聽法,這種第六意識的心念都不是真的,是「」的,為什麼?因為它變來變去,生滅無常!你現在想這樣,等一下就想那樣。所以這個要認清楚,第六意識的心,生滅心!跟實相的體性,不生滅,是不一樣的。

  「方便力」就是一個人明心見性以後,他可以用很多方便去度眾生,所以具足無限的方便。因為一切的幻相通通解脫掉了,那麼實相裡面可以「用」,但是沒有執著性;一切的幻相在本心裡面都可以顯現出來,那麼你可以「用」,但是已經瓦解一切的執著,也沒有任何的妄想,這樣稱為明心見性。所以,一旦頓悟實相的體性,能夠知道眾生的心病在哪裡,可以講無量的法,去度脫眾生的心病,所以講,方便力,無不具足

逮無所得,不起法忍
  逮無所得,「」就是逮住。那麼,逮住什麼?一切的幻相怎麼能逮住,對不對,幻相終究會滅去,逮不住的。

  這裡「」是一種形容,證悟!證悟什麼?證悟實相的體性,稱為逮無所得。為什麼講「無所得」?因為實相的體性本來就有,得到什麼?!如果講「得到」,一定是本來沒有,那麼現在有,這樣才能稱為有所得。那麼,一切的幻相都了不可得!所以逮無所得,就是實相的體性,頓悟到!稱為逮無所得。

  不起法忍,為什麼不起法忍?一切的法都是幻相啊!那麼,你起也沒有用,爲什麼?幻相總是生滅啊!所以不起法忍。

已能隨順,轉不退輪
  已能隨順,就是隨順眾生的心,能夠轉不退輪,讓眾生能夠到達永遠不退縮,因為在學佛的過程中,往往會退縮。為什麼會退縮?因為心不明,起懷疑,所以會退縮。那麼菩薩能夠讓眾生的心不退縮、不畏卻,所以能夠轉不退輪

善解法相,知眾生根
  善解法相。菩薩了了見:一切的法、一切的相通通是幻相!那麼他可以解脫掉。

  為什麼菩薩可以解脫掉?

  因為頓悟了!

  我現在打一個比喻。譬如説,我們看見水裡的月亮。那麼,有智慧的人就明瞭水中根本沒有月亮,你可以看見,但是沒有執著性,你了了知、了了見:水裡的月亮根本沒有,它是幻相!不是真的有月亮!所以善能解開一切法、一切相,通通解脫掉!不但自己解脫掉,也教眾生能夠解脫一切的幻相,所以講,善解法相。

  知眾生根,知道眾生的根器,哪一類的眾生根器好,哪一類的眾生根器不好,那麼對於根器好的眾生,就跟他講上根器的法,了義法;對於下根人,因為他悟不到,就對他講普通的佛法;所以知道眾生的根器,依根器不同,用很多方便法去度脫眾生。

蓋諸大眾,得無所畏
  大眾每一個人根器不一樣,報化佛知道眾生的毛病在哪裡,可以説法給眾生聽,讓他明瞭,讓他得到無所畏卻,因為很多人聽法會害怕。假如我現在跟你講:「沒有西方極樂世界,你要去哪裡?!」那麼眾生一聽就害怕,一定會問:「哎喲!沒有西方極樂世界,那我怎麼辦呢?」會這樣,對不對?因為你 」,以為有個地方可以去。

  基本上是無我!佛法的要義就是沒有一個「我」!這個「」是妄認,「妄想」而有!不是實際有一個我。那麼,一旦沒有「我」的話,你要去哪裡?是誰要去?!何況去西方極樂世界、去東方琉璃光世界。

  有些人說:「要去彌勒淨土,兜率天。」我們一聽就了知,這種人著相了,不能開悟。

  什麼是「彌勒」?「彌勒」是誰?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,稱為彌勒。那麼,沒有智慧的人就會往外要去找一個彌勒菩薩,你找N年也絕對找不到。就算你真的找到彌勒菩薩,跟你又有什麼關係?是幻相啊!自己不清楚。所以我們要了知,不管什麼兜率天、什麼西方、什麼東方,通通是幻相!那麼,我們要找什麼?自己的本心!實相的體性頓悟了,就成就無上正等正覺。幻相消滅了,深入實相,達諸佛理,這樣才是佛教的本意,也是第一義,也是究竟法。

  得無所畏,就是實證到佛法是真實不虛的,不會害怕。

功德智慧,以修其心
  那麼,功德智慧也具足,實相的體性具足功德跟智慧,智慧是實相的「用」,功德是實相的「體」,所以講,功德智慧。

  以修其心,修什麼心?不是修現在第六意識的心,而是要修正你錯誤的觀念,修行絕對不可以走錯路,假如走錯路就是白修。以修其心,就是你的方向要正確,我們要明心見性!那麼,這個心是無形無相的,要去頓悟實相體性才是真正的修心!不是修第六意識想來想去這種心,這種心不用修啦,因為它生滅無常,要修什麼?

相好嚴身,色像第一
  相好嚴身,色像第一,怎麼講呢?無相才是好,有相怎麼好?那麼,為什麼講無相好?因為不生不滅啊!

  實相的體性,無形、無相,不生滅。我們看見世間所有的「」,哪一種相不會滅掉?山河、大地、日月、星辰、動物、植物、礦物,一切有形有相的東西,最後是不是都壞掉?通通壞掉啊!會壞掉的,怎麼會好呢?對不對?

  所以「相好」是講實相的體性。爲什麼好?不會滅掉啊!不會滅掉的才好。「嚴身」是講莊嚴的法身,為什麼「莊嚴」?因為不會滅掉,會滅掉的怎麼莊嚴。法身實相不會滅掉,永恆,所以稱為相好莊嚴。不是現在一般人認為:「佛像很莊嚴、很好,有三十二相。」佛像是木頭雕的、水泥做的,會滅掉呀,怎麼好?釋迦牟尼的身體三十二相好,也是生、老、病、死,會滅掉啊!怎麼好?那麼,一般人看到佛像,通通 」!以為:「成佛以後,就像佛像那樣一尊一尊,在虛空跑來跑去。」這是大邪見,絕對不能明心見性,爲什麼?著相!違反《金剛經》。
( 法身實相  金剛經:如理實見分第 5  法身非相分第 26  莊嚴淨土分第 10  )

  色像第一,什麼「色像」?無相才是真色,有相怎麼會是真色呢?無相才是色像第一,有相會滅掉。所以這裡也是講實相的體性,稱為色像第一。

捨諸世間所有飾好
  這裡表示實相的體性,不污染!所以他可以「用」又不會污染,所以講,捨諸世間所有飾好。那麼有些人看到這句話,就會聯想成什麼?以為:「把世間的珠寶、寶物通通丟掉,衣服也要穿破破爛爛的。」這是邪見。

  很多人學佛有邪見,自己不清楚,以為:「一切都要捨棄,這個身體不要穿好的,吃也要吃爛爛的。」這是沒有智慧的人在學佛。有智慧的人不會這樣,你有好東西怎麼不用,有好衣服怎麼不穿,對不對?那不是學癡呆了嗎?癡癡呆呆啊!

  學佛,不是學癡呆,是學有智慧,我們可以「用」而沒有執著性,這樣才對;不是「不要用!躲起來,不要吃好的,不要穿好的,不要用好的。」這是學佛學錯的人沒有智慧。為什麼沒有智慧?無明,不清楚,有邪見。所以,捨諸世間所有飾好,是什麼?實相的體性,不污染!稱為捨諸世間所有飾好;不是「我們世間,好的衣服不要穿,好吃的東西不要吃,好的東西不要用。」不是這個意思,學佛千萬不要搞錯。

名稱高遠,踰於須彌。深信堅固,猶若金剛
  名稱高遠,實相的體性可以超越一切,最高貴,稱為「高遠」。超過一切稱為遠,因為不污染,所以高貴,稱為高遠。一個人明心見性以後,當然深信佛法,踰於須彌,就是可以超越一切相,像須彌山一樣堅固,可以用種種的法去度眾。一個人明心見性以後,可以講無量無邊的法,用各種方便讓眾生去悟,去明心見性。

  深信堅固,為什麼會深信堅固?因為不得不信!實相的體性被你頓悟到,你不得不信!一切的萬法,幻生、幻滅,你也不得不信!我現在打一個比喻,譬如說,水裡面的月亮,沒有智慧的人看到水中月,會認為水裡有月亮,對不對?那麼,有智慧的人就不這樣認為,為什麼?他用手撥一撥水,水中的月亮馬上就消失了,證明水中是沒有月亮的,所以他深信水裡的月亮是妄認!本無!實證了,所以不得不信。

  深信堅固,猶若金剛,「金剛」就是不會壞掉,他的信心就好比金剛一樣穩固。

法寶普照,而雨甘露。於眾言音,微妙第一
  法寶普照,法寶是可以説法給眾生聽,稱為寶物。這裡「法寶」也可以講成什麼?法身實相真的是寶貝,為什麼?因為不會壞掉。法寶普照,就是度眾生可以説無量法,猶如寶貝啊,可以普照眾生的心,引導他們斷除無明,沒有執著,讓他們脫離幻相,解脫掉。而雨甘露,是形容法雨,形容一個人他説出來的法語,就像甘露一樣的甜,眾生聽了非常喜歡。

  於眾言音,微妙第一,就是對大眾説法,非常的微妙,能夠説第一義,能夠説了義的佛法,讓眾生聽了很高興、很歡喜,所以講,微妙第一。

深入緣起,斷諸邪見。有無二邊,無復餘習
  深入緣起,可以深入一切的諸法,「」生!「」滅!

  本來是沒有什麼緣起,「緣起性空」不是佛教的第一義。為什麼這樣講?因為會緣起的東西,會有生滅!會有生滅就帶來痛苦,不能夠解脫,對不對?

  很多人認為:「佛教是緣起性空。」其實不是,因為對佛教沒有真正透徹的研究,以為是緣起性空。釋迦牟尼也有講過「緣起」,所以後來的人認為:「佛教就是緣起性空。」

  那麼,釋迦牟尼為什麼講「緣起」?

  因為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,他們認為:「這個世間種種的一切,都是由空而緣起的。」所以講,緣起性空,由空而緣起。當時釋迦牟尼為了度脫他們,不得不先承認緣起性空!如果釋迦牟尼當時沒有先承認印度外道的緣起性空,印度外道婆羅門教就不想聽了,那麼釋迦牟尼就沒辦法去度他們,所以先承認緣起性空,然後再破除緣起性空的邪見。

  譬如說,眼睛有病的人,他們看到虛空有空中花。那麼眼睛沒有病的人,可不可以一下子就跟他講:「空中沒有花!」可不可以這樣講?不行呀!為什麼不行?如果一下子就跟他講空中沒有花,那麼眼睛有病的人覺得:「我明明看到空中有花!」他要不要信?他就不信了。那他不信,就聽不下你的話,你就沒機會叫他醫眼睛。

  那麼,我們先承認空中有花,取得眼睛有病的人相信,再一步一步跟他講,你眼睛有病,來醫眼睛。最後眼睛的病醫好了,他就實證空本無花!這樣才是真正度脫眾生的好辦法。所以先承認緣起性空的邪見,到最後再破除,讓眾生明心見性。

  所以深入緣起,就是明瞭眾生的「妄想」,能夠明瞭眾生的病,先承認,最後斷諸邪見。因為緣起性空是邪見,為什麼是邪見?會有痛苦,不得解脫!緣起嘛,一直的緣起,那你有修不完的路。緣起,就會怎麼樣?會有因!果!一定落在因果裡面,輪迴一定跑不掉的!很多人學佛都講「因果」,那麼在因果裡面怎麼樣?輪迴不休了,你有修不完的行,等著你修,永遠修不完。所以,要超越「因果」這個幻相!因果不是沒有,是在幻相裡面有因果,但是我們要超越因果,不是等著因果來輪迴,不要弄錯。斷諸邪見,就是緣起性空是邪見,要斷除這種想法。

有無二邊,無復餘習
  有無二邊,有、無是相對法,這是二邊的相對法,要破除。

  我們學佛往往自己落在二邊,不清楚。什麼是「二邊」?相對法是二邊。譬如說,有、無,黑、白,長、短,聖、凡,光明、黑暗,佛、眾生,這些通通是相對法。我們要離開一切的相對法,破除相對法,才能夠明心見性!假設我們一直在相對法裡面修,永遠沒辦法脫離,永遠沒辦法超越,就不能明心見性了。所以大家要明瞭,看清楚了,不要走錯路,所以有無二邊,要怎麼樣?要離開。

  無復餘習,「餘習」就是一種習慣性,眾生的習性。那麼,實相體性有沒有餘習?沒有。幻相才有餘習,有報身才有餘習,我們有這個身體才說有很多不好的習慣性,也就是眾生的習性。實相的體性像虛空一樣,虛空有什麼餘習?沒有呀!你看到虛空有餘習嗎?。。。

[維摩詰經。2012/08 電視演說 第 2 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