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嚴經 三十講之16


[第十六講]
阿難!
  若無眼人,全見前黑,忽得眼光,
            還於前塵見種種色,名眼見者;
  彼暗中人,全見前黑,忽獲燈光,
            亦於前塵見種種色,應名燈見。

  若燈見者,燈能有見,自不名燈。又則燈觀,何關汝事。

  是故當知,燈能顯色,如是見者,是眼非燈。
       眼能顯色,如是見性,是心非眼。
阿難雖復得聞是言,與諸大眾,口已默然,心未開悟。
  猶冀如來慈音宣示,合掌清心,佇佛悲誨。
爾時,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,開五輪指,誨敕阿難及諸大眾:
  我初成道,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,及汝四眾言,
  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,皆由客塵煩惱所誤。
  汝等當時因何開悟,今成聖果?
時,憍陳那,起立白佛:
  我今長老,於大眾中,獨得解名,因悟客塵二字成果。
  世尊!
  譬如行客,投寄旅亭,或宿或食。
       食宿事畢,俶裝前途,不遑安住。
  若實主人,自無攸往。
  如是思惟:不住名客,住名主人。以不住者,名為客義。
  又如新霽,清暘升天,光入隙中,發明空中諸有塵相。
  塵質搖動,虛空寂然。
  如是思惟:澄寂名空,搖動名塵。以搖動者,名為塵義。
佛言:如是。
即時如來於大眾中,屈五輪指,屈已復開,開已又屈。
  謂阿難言:汝今何見?
阿難言:我見如來百寶輪掌,眾中開合。
佛告阿難:
  汝見我手,眾中開合。
  為是我手,有開有合?為復汝見,有開有合?
阿難言:
  世尊寶手,眾中開合。
  我見如來手自開合,非我見性有開有合。
佛言:誰動?誰靜?
阿難言:佛手不住,而我見性尚無有靜,誰為無住?
佛言:如是。
如來於是從輪掌中,
  飛一寶光,在阿難右,即時阿難迴首右盼。
  又放一光,在阿難左,阿難又則迴首左盼。
佛告阿難:汝頭今日何因搖動?
阿難言:我見如來出妙寶光,來我左右,故左右觀,頭自搖動。
阿難!汝盼佛光,左右動頭,為汝頭動?為復見動?
世尊!我頭自動,而我見性尚無有止,誰為搖動?
佛言:如是。
第十六講
阿難!
若無眼人,全見前黑,忽得眼光,
          還於前塵見種種色,名眼見者;
彼暗中人,全見前黑,忽獲燈光,
          亦於前塵見種種色,應名燈見。

若燈見者,燈能有見,自不名燈。又則燈觀,何關汝事。

是故當知,燈能顯色,如是見者,是眼非燈。
     眼能顯色,如是見性,是心非眼。


  世尊繼續解釋:燈能顯色,如是見者,是眼非燈,我們可以見,是眼睛可以見,不是燈光可以見。那麼,眼能顯色,如是見性,是心非眼,眼睛只能顯色,眼睛是工具,真正在見的是我們的心,並不是眼睛可以見。假設是眼睛見的話,那死人眼睛也可以見呀,死人剛剛死掉,眼睛並沒有壞掉,假設眼睛可以見的話,一切死人眼睛也能見!那既然眼睛可以見,怎麼稱為死人呢?對不對?所以這裡講,眼能顯色,眼只不過是工具,真正見是心在見,不是眼睛可以見。
阿難雖復得聞是言,與諸大眾,口已默然,心未開悟。
  聽到世尊這樣的說法,阿難和在場的大眾啞口無言,不能推翻世尊所講的,但是他們的心並沒有開悟。口雖然無話可講,但是心沒有領悟。
  這個「領悟」是頓悟。開悟是頓悟,並不是心裡面認為:「我知道,我懂了!」如果是心裡面的懂,這不算數。
  為什麼不算?
  因為幻境沒有除去!我們一再講,如果沒有真的頓悟,幻境就沒有真正除去,那麼幻境沒有除去,你就會跟著幻境輪迴!一旦頓悟以後,幻境就完全除去了,這樣就不會輪迴。為什麼會輪迴?為什麼有天堂、有地獄,有痛苦?就是幻相啊!幻相跟著,才會有痛苦、有輪迴相!假設一切的幻相都瓦解了,那就是實相本體,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,就沒有痛苦,而且是永恆的。所以一定要開悟,除去幻境。
猶冀如來慈音宣示,合掌清心,佇佛悲誨。
  那個時候,阿難和大眾雖然知道,但是這個心並沒有開悟,所以希望如來的慈音再次來宣說,指示大眾要怎麼開悟。合掌清心,以最恭敬清淨的心,希望佛能夠慈悲再開示。
爾時,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,開五輪指,誨敕阿難及諸大眾。
  那個時候,世尊伸出他的手,他的手就像棉花,很柔軟,有光的光澤。那麼世尊說法,有表情說法,有行動說法,也有語言說法。有時候,他的手一舉起來,大家都可以用眼光來看見。佛經有時候是表法,那麼世尊伸出他的手,開五輪指,誨敕阿難及諸大眾,簡單來講,就是手指打開來,顯示給阿難以及大眾來看,來說明。
我初成道,於鹿園中,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:一切眾生,不成菩提及阿羅漢,皆由客塵煩惱所誤。
  我最初成道的時候,在鹿園中爲阿若多五比丘等四眾(出家眾、在家眾,男的、女的)說法,說什麼呢?一切眾生不成菩提,以及一切眾生不能成就阿羅漢,什麼原因?皆由客塵煩惱所誤,通通是由於客塵,也就是見惑、思惑,皆由見惑、思惑煩惱所耽誤。
汝等當時,因何開悟,今成聖果?
  世尊就問在場的大眾:當初我在鹿園跟你們講法,那麼你們是以什麼因緣來開悟,成為今天的阿羅漢聖果?你們當時聽我說法,什麼原因可以開悟?你們當時是聽到什麼而開悟的?
時,憍陳那起立白佛:我今長老,於大眾中,獨得解名,因悟客塵二字成果。
  那個時候,憍陳那就對佛表白:我今長老,於大眾中獨得解名,爲了什麼而開悟?因為悟了「客塵」兩個字成就阿羅漢聖果。
世尊!
譬如行客,投寄旅亭,或宿或食。
     宿食事畢,俶裝前途,不遑安住。
若實主人,自無攸往。

如是思惟:不住名客,住名主人,以不住者,名為客義。

  憍陳那用比喻的,他說:世尊!譬如去旅行的客人投寄旅社,或是在那裡住宿,或是在那裡用餐。宿食事畢,吃飯吃完了,住宿完畢,俶裝前途,不遑安住,這個旅客不管是吃也好、住在旅館也好,他們不是永恆住在那裡,事情辦完了,他們又出發向前走。若實主人,自無攸往,如果是旅社的主人就不會離去,不會再前往哪裡去。旅客才會離開旅社前往別的地方,主人通通是住在旅館裡面,他不會去哪裡。
  這是比喻,比喻實相的體性是不會來來往往的,假如是妄想心的話,就會來來往往。一個是生滅,一個是不生滅;一個是來來去去,一個是不會來往的。
  這一段是比喻,譬如說,有客人旅行住在旅館裡面,不管是住也好、吃也好,終究是要離開旅館的,這個稱為客人。實際的主人是不會離開旅館的,表示實相的體性是不會來來往往,不生不滅啦!不會去哪裡。那麼,妄想心就會生滅!來來往往!會生生滅滅的就是妄想心,就像現在說法這個心、各位在聽法的心,這個都是「妄想」,生滅無常的。
( 生滅、來去  金剛經:善現啟請分第 2  威儀寂靜分第 29  法身非相分第 26  )
如是思惟:不住名客。住名主人。以不住者,名為客義。
  我這樣思惟:不住的、離開的,就是客人;不離開、不生滅的,這個是主人。以不住者,名為客義不住就是會離開,比喻為妄想心;妄想心就是「」的意思,會離開、會生滅的意思。
又如新霽,清暘升天,光入隙中,發明空中諸有塵相。
塵質搖動,虛空寂然。

如是思惟:澄寂名空。搖動名塵。以搖動者,名為塵義。

  憍陳那接著說了另一個比喻,他說:又譬如剛剛下完雨,太陽升起來,有隙縫的地方,光就會滲透進來,隙縫中就有一些微塵之類的相貌,例如灰塵等等。塵質搖動,虛空寂然,有相的灰塵是會動搖,但是虛空是不會動的。
如是思惟:澄寂名空。搖動名塵。以搖動者,名為塵義。
  我這樣想:搖動名塵,會搖動的是塵,灰塵會搖動。澄寂名空,為什麼叫做空?因為澄寂,虛空是不會搖動、不會生滅的,這是比喻。以搖動者,名為塵義,會搖動、會來來去去的,這個稱為「」。
  我們有很多見惑、思惑、無名惑、塵沙惑,這些通通名為「」。「」的意思就是會生滅、會往來、會滅掉,稱為塵,「」也是一樣的意思。「客塵」就是會搖動的、會生滅的,例如我們的妄想心有見惑、思惑、無名惑、塵沙惑,這些通通稱為客塵。
佛言:如是。
  世尊聽了憍陳那的表白,就回答:對!對!沒錯。
即時如來於大眾中,屈五輪指,屈已復開,開已又屈,謂阿難言:汝今何見?

阿難言:我見如來百寶輪掌,眾中開合。

  這個時候,世尊在大眾中打開他的五輪指,把手握住,握了又開,開了又握。這樣反覆的開拳跟握拳,世尊就問阿難:汝今何見,你現在怎麼見?為什麼可以見?用什麼見?阿難就回答:我見世尊你的手掌開了又合,合了又開。
佛告阿難:汝見我手,眾中開合。
     為是我手,有開有合?為復汝見,有開有合?

阿難言:世尊寶手,眾中開合。
    我見如來手自開合,非我見性有開有合。

  佛告訴阿難:你看見我的手又開又合,你是看到我的手開合呢?還是你的見有開有合呢?是你的見在開合?還是我的手在開合呢?阿難就回答:世尊你的寶手在大眾面前一開一合,我見你的手在開合,並不是我的「能見」的功能有開有合。
佛言:誰動誰靜?

阿難言:佛手不住,而我見性,尚無有靜,誰為無住?

  佛繼續追問阿難:是誰在動?誰在靜呢?阿難就說:佛手不住,世尊你的手動來動去,而我見性,尚無有靜,誰為無住?那麼我的見性尚沒有靜,怎麼會有動呢?連靜都沒有,怎麼有動呢?阿難的意思就是,「靜」跟「動」是相對法,我的見性不是相對法。你的手在動,但是我的見性並沒有動。
佛言:如是。
  世尊就講:沒有錯,是這樣的,沒有錯。
如來於是從輪掌中,飛一寶光,在阿難右,即時阿難迴首右盼。又放一光,在阿難左,阿難又則迴首左盼。
  那個時候,釋迦牟尼用他的手掌做一個手勢,稱為飛一寶光,並不是「釋迦牟尼的手發出像太陽的光亮,飛出寶光。」我一再強調,印度佛經是比喻式的文學,這一點要知道,才不會把佛經講成神話。那麼,世尊用他的手比一下,因為大眾是用眼光來見的,所以世尊舉起手往阿難的右邊比一下,阿難就往右邊看一下;世尊又舉起手往阿難的左邊比一下,阿難又往左邊看了一下。世尊比來比去,一下子往阿難右邊比一下,一下子又往阿難的左邊比一下,這個時候,阿難一會往右邊看,一會又往左邊看。
佛告阿難:汝頭今日何因搖動?
  世尊問阿難:現在你這個頭是什麼原因會搖動?你往左邊搖、往右邊搖,你這樣搖動是什麼原因呢?
阿難言:我見如來出妙寶光,來我左右,故左右觀,頭自搖動。
  阿難回答:我看見如來你的手比來比去,一下往我的左邊比,一下又往我的右邊比,我一會看左邊,一會又看右邊,我左顧右盼,所以頭自然就搖來搖去了。
阿難!汝盼佛光,左右動頭,為汝頭動?為復見動?
  釋迦牟尼就告訴阿難:你看我的手左右搖動,你的頭也跟著左右搖動,那麼是你的頭在搖動?還是你的見性在搖動?。。。
[楞嚴經。2012/09 電視演說 第 16 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