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摩詰經 三十二講之16


[菩薩品第四]
佛告光嚴童子:汝行詣維摩詰問疾。
光嚴白佛言:世尊!我不堪任詣彼問疾。
所以者何?
憶念我昔,出毗耶離大城。
時,維摩詰方入城,我即為作禮而問言:居士從何所來?
答我言:吾從道場來。
我問:道場者,何所是?

答曰:直心是道場,無虛假故。
   發行是道場,能辦事故。
   深心是道場,增益功德故。
   菩提心是道場,無錯謬故。
   布施是道場,不望報故。
   持戒是道場,得願具故。
菩薩品第四
佛告光嚴童子,汝行詣維摩詰問疾。
  這個時候,世尊告訴光嚴童子,你領隊去問維摩詰居士佛法。
光嚴白佛言:

世尊,我不堪任詣彼問疾。

所以者何?
憶念我昔出毗耶離大城,時維摩詰方入城,我即為作禮而問

  光嚴童子就向世尊表白:我不能夠擔此重任,我沒有資格去問。什麼原因呢?想起以前我出毗耶離大城時,維摩詰居士剛剛入城。那個時候,我向維摩詰居士作禮來請教。
  出家人有時候也會請問在家人。我們經常說,有戒律,戒律講:「出家人不必向在家人行禮。」那麼我們要問,什麼是出家?什麼是在家?一般是講:「只要是穿了袈裟,出離家庭就是出家。」但是,這樣就叫出家嗎?絕對不是。
  「出家」就是已經明心見性,出離了生死之家,這樣才能稱為出家。不是表面上穿出家人的衣服,離開家裡到僧團就叫做出家,那是表面的解釋,如果沒有出離生死之家,會不會免輪迴?一定輪迴,沒有用的。出家就是出離了生老病死之家,已經明心見性,才能夠稱為出家人,假如沒有明心見性,還是在虛幻裡面受生老病死的大輪迴,怎麼可以稱為出家?這樣稱為「在家」。不管你有沒有穿和尚的衣服、有沒有離開家庭、有沒有參加僧團,如果你的心已經沒有任何「生。老。病。死。」纏住,已經離幻,已經破一切相而明心見性了,就可以稱為出家。
  在這裡也是一樣的道理,維摩詰是大居士,是世尊所稱讚的,他明心見性了。維摩詰居士有沒有跟誰學?沒有!維摩詰有沒有跟釋迦牟尼學?沒有!他跟世尊一樣是自己明心見性,我們沒有在經典看到維摩詰居士跟什麼人學佛法,他沒有啊,他是獨覺,跟世尊一樣,所以維摩詰居士入城的時候,光嚴童子向他敬禮,請教佛法。
我即為作禮而問言:居士從何所來?
答我言:吾從道場來。

  童子請教居士從哪裡來,這句話含意是很深的。光嚴童子不是普通人,只是謙虛的問:「居士從哪裡來?」維摩詰居士就回答:「我從道場來。」一般人看到這句話,會認為是從普通的道場來。
  其實這句話含意很深,什麼是「道場」?實相的體性才是真正的道場,如果我們解釋的話,就是明心見性,實相的體性才是真道場。你從哪裡來都不對,為什麼?因為已經建立一個「我相」了,『你』從哪裡來,對不對?光嚴童子問這句話,含意很深:「你從哪裡來?」那麼我們一聽這種話,這個「我」建立不起來的啦!
  假設有一個人問你:你從哪裡來?
  你可以反問他,什麼是「
」?你還問我從哪裡來。
  這個「我」本身不能建立,為什麼?幻境啊!你建立一個「我」,然後問對方:「你從哪裡來?」這樣對嗎?顛倒了嘛,對不對?
  所以這句話,童子的含意是要試一下維摩詰居士,看他:「你從哪裡來?」欸,這是顛倒問!當然維摩詰也不是普通人,對不對,你問我從哪裡來,我還請問你:「為什麼顛倒問?」如果我們現在是那個時代,比喻啦,光嚴童子來問:「你從哪裡來?」那麼我們就可以回答他:什麼是『你』?你建立一個「」,什麼道理啊?!當然這個我們就不談啦。
  答我言:吾從道場來,那麼維摩詰居士說,我從道場來。事實上,這個「我」根本建立不起來,他這句話是表法。
我問:道場者,何所是?
  童子接著就問:什麼是道場?道場從哪裡產生?
答曰:直心是道場,無虛假故。
  維摩詰就回答,直心是道場,無虛假故。
  直心是道場,不是講我們這個第六意識的心是直的。「」,表示什麼?直破四相,無三心,沒有過去心、沒有現在心、沒有未來心,欸,沒有這些假相才是真正的道場。那麼講深一點,實相的本體是「道場」!實相裡面不可能建立一個「我」,也不可能建立有「眾生」,連「佛」都沒有,只是一個實相的體,不生不滅的體。
  我經常講,假如我們眾生認為:「有佛可成!有眾生可度!」那麼永遠是眾生!為什麼?因為你還在「妄想」裡面建立假相!假如已經明心見性,這些話絕對建立不起來,你沒有辧法建立一個「我」給人家。
  這個「我」的建立是大邪見。
  現在的人動不動就説:「你要往生啦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往生東方琉璃光世界,往生一個他方世界。」這一些話,通通是不了義的話。為什麼?因為你已經建立一個「」!眾生本來是無我,對不對,那麼無我之中,又建立一個「我」給人家,再問對方:「你從哪裡來?」、「你要去哪裡?」或者是說:「你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啊!你要去東方琉璃光世界啊!」這樣像話嗎?無我,是誰要去?對不對?如果是明心見性的人,絕對不可能講出這種話!眾生稍有智慧就會聽出什麼?講法的人在講傻話。所以我們是對法不對人,不管你是什麼居士都一樣,你是什麼出家眾都一樣,如果你建立一個「我相」給人家,或者是建立一個「」給人家,就是大邪見。
  所以,直心是道場,實相是沒有心、沒有妄想,稱為「直心」。不是有心稱為直心,以為:「我們的心要直,不要講謊話,不可以講骯髒的話。」或者認為:「我們的心要直,不可以歪。」這一些都是不了義,沒有講到佛法的核心。你的心是直、是歪,跟實相的體性有什麼闗係?實相的體性是直的嗎?是歪的嗎?是對的嗎?是錯的嗎?通通不究竟!實相是一個體性,不是直的,不是歪的,通通不是。所以,直心是道場,這句話是表法,「直心」就是沒有任何的幻境!「」是破一切相!表法啦,不是要讓第六意識的心變直。如果直心是通通不想,那麼釋迦牟尼沒有辧法説法了,為什麼?因為阿難問他,佛陀他心直的,連彎都不會,怎麼說法呢?對不對?所以不是這樣解釋,「直心」就是沒有任何幻境,明心見性叫做直心。
  無虛假故,什麼叫「虛假」?會滅掉。山河、大地,不管你看到什麼東西,或者是你講什麼話,講好話、講壞話、講什麼話,這一些通通會怎麼樣?會滅掉,不是恆常的,都是無常,只要是無常的,通通叫做「虛假」。這裡維摩詰講,無虛假,就是沒有假,是恆常的。什麼是「恆常」?實相的體性!明心見性就會證到實相的體性,永恒,所以講,無虛假故。
發行是道場,能辧事故。
  發行是道場,假如我們發揮到修行的最深極致,那麼就是道場。什麼是發行極致?修行最深?體悟最深?就像《心經》講的*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,時照見五蘊皆空,也就是能夠發行體悟「五蘊」本來是空的,深深地領悟到最究竟,那就是「道場」,那麼就是實相的本心!體性!有時候稱為「佛性」,有時候稱為「法身」,有時候稱為「實相」,都一樣的。
( *請見  心經: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  )
  所以,發行是道場,能辦事故,能辦什麼?辨你所證的是不是實相的本體,還是見到生滅法。有些人見到生滅法,不證實相的體性,説法也不了義,説一些生滅法,等於是胡說啦!講一些生滅法,不了義,眾生聽了團團轉,不是引導眾生體悟到實相本心,都是在無常心這裡打轉,那樣就是不了義。所以能辧事,辦什麼事?就是,什麼是實相體性?有沒有見性?這不是在辯論,這裡講的不是辯論或辦事,都不是;是能夠辨別一個人明心見性了沒有,還是在胡說,講無常法。
深心是道場,增益功德故。
  「深心」就是深入實相的本心,這是唯一的一條路,通往實相本體,明心見性的路,所以講,深心是道場。
  增益功德,就是帶給你功德。什麼是「功德」?見性是「」,平等是「」,觀一切眾生佛性都是平等,體性都是一體的,這樣才是真正的功德。不是拿錢啦,那有什麼功德?胡說!假如你叫眾生拿錢,還說有什麼功德,那是打妄語。實相的體性才是真正的功德,明心見性才是「功德」,為什麼?因為永恆,永恒不生滅!假如你沒有明心見性,講一些不了義的話,有智慧的人就笑在心裡,對不對。所以,增益功德,就是引導你入明心見性這條路,才是真正有益處的。
菩提心是道場,無錯謬故。
  菩提心是道場,就是要發菩提心!因為眾生有惰性,你叫他發菩提心,他還不一定精進,何況不發菩提心。但是講深入一點、嚴重一點,我們叫人家發菩提心,也是什麼?也是妄想!眾生看不清楚啊,人家叫你發菩提心,你就發菩提心了,對不對,那麼人家叫你發什麼心,你就發什麼心嗎?那個通通是妄想,只要有、有的心,通通是「妄想」!叫你發菩提心的本身,也是什麼?妄想心!眾生看不清楚啊。
  那麼,為什麼我們經常叫人家發菩提心?
  這是鼓勵你的話,要你精進!因為眾生是無知,眾生是惰性的,不精進,所以鼓勵你精進。釋迦牟尼也曉得呀,叫你發菩提心也是妄想,所以《金剛經》講*,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!你有作為的、叫你發什麼心,通通是造作、作為,不是實相本心。實相的體,你發不得啦!實相不生不滅,怎麼發?!對不對。所以這裡講,發菩提心,維摩詰是站在什麼來立論?以「報化身」來立論。
( *請見  金剛經:應化非真分第 32    造作 禪的本懷:法語 04_作病  )
  我們「報化身」就會講話,像我在這裡講經說法,對不對,你也會說話,報身才會說話。「法身」實相,哪會說什麼話?連佛都沒有,眾生也不見,通通沒有啊。那麼沒有,是不是斷滅?不是,實相不是斷滅,是一個體性!就比如虛空這樣,虛空的空體不會生滅,這是比喻。當然人間這個虛空,我們所見的這個是虛空相,它還是幻相!空劫來臨,它還是滅去!那麼實相的體性是不滅的,也不可能斷滅。
  這裡講,菩提心是道場,無錯謬故,為什麼講無錯謬,它沒有錯,也沒有荒謬?為什麼講「錯謬」?就是錯認,我們都錯認什麼?錯認一切相為實有。我經常講,山河、大地、花花草草、你、我、虛空,這些相通通是妄認,本來沒有!我們認它有,就是荒謬、錯謬,欸,認這個假相為真實,就是荒謬。無錯謬故,就是你不可能有這種荒謬的想法。
( 妄想。妄認。  楞嚴經:三十講之 10  )
布施是道場,不望報故。
  什麼叫「布施」?法布施,才是真正的布施。什麼叫「法布施」?離一切相,無「我相」、無「人相」、無「眾生相」、無「壽者相」,心離一切相,沒有任何幻境,這樣叫做真正的布施,也就是說,已經滅除一切相,明心見性才是真正的布施!不是拿錢,拿錢是不究竟的講法。「法布施」就是讓眾生離開一切相,才是真正的布施,跟金錢沒有關係,不要弄錯了。這裡講的布施,就是真正要走明心見性這條路!六度波羅蜜裡面的「布施」也是如此,離一切相,無「我相。人相。眾生相。壽者相。」,無「眼。耳。鼻。舌。身。意。」,這樣才叫做真正的布施。
  所以,布施是道場,不望報故,為什麼不望報?因為沒有一個報!連這個「我」都不存在,誰要報呢?誰受報呢?不是笑話嗎?
  我們現在人一有布施,就說:「功德很大!」這些話都是不了義,等於是什麼?打妄語,哪有什麼功德!沒有明心見性,哪來的「功德」?跟錢有關係嗎?沒有任何關係。我常常講,那些動物,牛、馬、貓、狗,他們都沒有錢,他們沒有錢可以布施,就不要明心見性嗎?對不對?所以跟錢沒有關係,你只要離開一切相,無「我相」、無「人相」、無「眾生相」、無「壽者相」,像《心經》講的,無「眼。耳。鼻。舌。身。意。」、無「色。聲。香。味。觸。法。」這樣才是真正的布施!布施不花一毛錢,你就是大布施了,花錢不見得就布施,對不對。所以,布施是道場,不望報故,也沒有一個可以被報的,因為無我了,是誰要報、誰被報,對不對,這一些都不存在!在實相的本體,這一些不能成立。
持戒是道場,得願具故。
  「持戒」就是不犯戒。那麼,什麼才不犯戒?實相的體性不犯戒。
  為什麼講,實相的體性不犯戒?因為就像虛空,虛空犯什麼戒?我們沒有看過這個虛空犯戒!實相的體性就好比虛空,虛空會犯什麼戒?對不對?但是我們這個報身就是會犯,多多少少,大家都會犯一點戒,因為不注意就會有犯戒。
  我們在生活裡面經常犯戒,不是故意啦,你說要免去一切的犯戒,不太可能。例如,我們在走路,有時候多多少少,不小心會踏死螞蟻。一些微生物,我們不小心也是會弄死,對不對,例如我們喝了開水,無形中就將開水裡面的微生物殺死了,難道它不是眾生嗎?通通是,對不對。所以有報身的存在,世尊在《佛遺教經》講,這個身體是什麼?罪惡之物!為什麼「報身」是罪惡之物?因為在幻裡面就會犯戒!虛幻裡面才有犯戒。那麼,實相的體性會不會犯?不會,假如實相的體性會犯戒的話,你戒不了,你一直戒,它就一直犯,對不對,它一直犯,你就戒吧,戒不了啊!所以,持戒是道場,講的是什麼?「報身」。
  我們現在有時候多多少少會犯戒,那麼也不要擔心,不要擔心自己已經犯戒了,那麼要怎麼辦?一旦明心見性以後,一切的幻境通通解脫掉!在實相本體來立論,「法身」是不會犯戒的。。。
  那麼在眾生位的時候,還是要持戒,假如沒有持戒的話,很難明心見性,所以要持戒。由於持戒,這個妄想心慢慢清淨下來,這樣比較容易去頓悟實相的本體。在眾生位的「報身」來說,還是要持戒,應該要了知,什麼事可以做,什麼事不能做,不然的話,修行人大家通通亂來,這樣可以嗎?不行的,所以持戒是道場。。。
[維摩詰經。2012/08 電視演說 第 15 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