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摩詰經 三十二講之27


[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]

文殊師利言:居士此室,何以空無侍者?
維摩詰言:諸佛國土,亦復皆空。

又問:以何為空?
答曰:以空空。

又問:空何用空?
答曰:以無分別空故空。

又問:空可分別耶?
答曰:分別亦空。

又問:空當於何求?
答曰:當於六十二見中求。

又問:六十二見當於何求?
答曰:當於諸佛解脫中求。

又問:諸佛解脫當於何求?
答曰: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。

又仁所問,何無侍者?一切眾魔及諸外道,皆吾侍也。

所以者何?
眾魔者,樂生死;菩薩於生死而不捨。
外道者,樂諸見;菩薩於諸見而不動。

文殊師利言:居士所疾,為何等相?
維摩詰言:我病無形不可見。

又問:此病身合耶?心合耶?
答曰:非身合,身相離故。亦非心合,心如幻故。

又問: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風大,於此四大,何大之病?
答曰:是病非地大,亦不離地大。水、火、風大,亦復如是。而眾生病從四大起,以其有病,是故我病。

爾時,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: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?

維摩詰言:
  說身無常,不說厭離於身。
  說身有苦,不說樂於涅槃。
  說身無我,而說教導眾生。
  說身空寂,不說畢竟寂滅。
  說悔先罪,而不說入於過去。
  以己之疾,愍於彼疾。
  當識宿世無數劫苦,當念饒益一切眾生。
  憶所修福,念於淨命。
  勿生憂惱,常起精進。
  當作醫王,療治眾病。
  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,令其歡喜。

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

所以者何?眾魔者,樂生死;菩薩於生死而不捨。
     外道者,樂諸見;菩薩於諸見而不動。

  眾魔,就是我們心的魔。我們心有很多邪見,那麼一個念頭、一個念頭,浮起來!這個叫眾魔。假設我們的心不能夠離相,一個一個念頭浮起來,那麼每一個念頭又出來邪見,這種魔稱為眾魔。那麼,不能夠離相,執著一切相,所以樂生死,不想離開生老病死,不想離開輪迴,所以講,眾魔者,樂生死

  菩薩於生死而不捨。為什麼菩薩在生死中不要捨棄呢?因為生老病死本來沒有!菩薩了了知、了了見:生、老、病、死,如幻如化!所以他沒有執著。

  外道者,樂諸見。我們心有邪見,就是會有執著性,著相!樂見生老病死而不能離開。菩薩不厭生老病死,為什麼不厭?他觀這個生、老、病、死:是幻的!不是實在有。但是外道就樂意這個生老病死,為什麼?外道邪見啊!想離開生老病死也沒有辦法。我們眾生,心如果有邪見,要離開這個幻的生老病死就不容易,這個心不容易降伏,所以這裡講,外道者,樂諸見,就是喜歡著相。

  菩薩於諸見而不動。一旦明心見性了,雖然看到一切相,但是不會被一切相所動搖,沒有執著性,雖然知道一切相,但是不為一切相所動。為什麼?因為實證了,是幻的!一切如幻!所以這個心如如不動。

文殊師利言:居士所疾,為何等相?
維摩詰言:我病無形不可見。

  文殊師利菩薩對維摩詰居士講:居士,你這個疾病是什麼形狀呢?維摩詰居士就說:我這個心病是無形無相,不可以用肉眼來見。

  我們這個病,假設很嚴重的話,不但是自己感覺不到,也不曉得自己心有病。我們這個心病是很嚴重的,這個心病是無形無相,眾生的心病也是無形無相。

  打一個比喻。譬如說,我們很痛,有時候感覺到身體很痛。那麼這個身體的痛,能不能看見?不行呀,痛怎麼看得見。這個痛,能不能拿出來?也拿不出來呀,痛是用感覺的,對不對?那麼感覺也是無形無相,看不見、聽不到痛,對不對。那麼心病也是一樣,眾生不知道自己有心病,病得很厲害,」!不能離開輪迴。

又問:此病身合耶?心合耶?
答曰:非身合,身相離故。亦非心合,心如幻故。

  文殊師利菩薩又問:這個病是跟身合有病?還是跟心合有病?這個心病,到底是跟這個身體合而有病,還是跟我們的心合起來而有病?維摩詰回答:非身合,身相離故,不是跟身體合起來,因為這個身相本來就沒有。。。亦非心合,這個病也不是跟心合起來而有的,心如幻故,我們這個心是如幻如化的,心是無形無相,你也抓不到,也看不到,對不對?

  這個身相本來就沒有,我們看到有身體這種形相,是一種妄認!本來身體是沒有相的,因為有所見,所以看到身體有形相。假設我們跟人家講:身體無形無相!人家是不相信的,為什麼?他看見有形有相呀,因為心有所執著,心」!

  我常講,這個世界是沒有的,通通是精神的作用而幻出來的,並沒有一物。

  這樣講,大概所有的人都不相信,一定會問:「我眼睛看得到,怎麼說世界沒有?我正在聽法,你直了居士還在那邊說法,怎麼說沒有?」

  這個要實證!哪一天實證,」以後就了了知、了了見,這個世界本無!因為沒有,所以可以解脫;假如是真實有的話,我們眾生決定解脫不掉,連釋迦牟尼也解脫不掉。因為沒有,世尊他實證:沒有!所以跟眾生講:可以解脫!哪一天明心見性了,就知道這個世界、法界本無!這是幻相,不是實在有,所以可以解脫掉。

又問: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風大,於此四大,何大之病?
  文殊師利菩薩又問:這個病到底是地大引起的?還是水大引起的?還是火大引起的?還是風大引起的?這個四大為何有病,什麼原因?是哪一大引起的病呢?我們身體是四大假合,地水火風這四大,到底這個病是四大的哪一個大引起的呢?

答曰:是病非地大,亦不離地大。水火風大,亦復如是。
  這個病並不是因為地大引起的,但是也沒有離開地大。這一段是講什麼呢?我們見到地大是一種妄認,本來沒有!所以這裡講,是病非地大。那麼亦不離地大,什麼原因呢?因為眾生見有地大啊!

  維摩詰居士是站在「法身實相」來講,沒有地大,空無一物,法身實相空無一物!所以這裡把地大否定掉,沒有地大。但是回頭又站在「眾生位」來立論的話,不離地大,因為眾生見有病,他的身體有病,他見有地水火風啊!所以站在眾生位來講的話,就有地大了。

  一個是「體」,沒有地大。一個是妄認,就有地大。

  水火風大,亦復如是,也不是因為水而有病,也不是因為風而有病,也不是因為火而有病,通通不是,那麼講到「體」,通通不是。如果講到「妄認」,就通通是了,也是水,也是火,也是風,也是地了。

而眾生病從四大起,以其有病,是故我病。
  而眾生病從四大起,這裡又講「眾生」的階位,妄認!眾生見有身體,所以見有身體的病,所以講眾生病從四大起。

  以其有病,是故我病,眾生跟菩薩、佛通通是一體的,那麼眾生有病,菩薩就憐憫,因為一體實相啊,在「一體同觀」這個階位,眾生跟自己同體,眾生病了就是我的病,因為一體同觀了。

爾時,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: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?
  文殊師利菩薩又問維摩詰:有疾的菩薩應該要怎麼樣得到安慰?用什麼樣的比喻去度脫有疾菩薩?假如說,一個人的心有病,菩薩要用什麼樣的比喻,要用什麼樣的安慰,讓眾生解脫掉?

  有病要解脫,心病也是一樣,心病一定要心藥來醫。佛法就是心藥,心藥可以醫心病,世間的藥材不能夠醫心病。那麼,最嚴重的就是妄見生、老、病、死,這種病,這種心病很嚴重!因為本來沒有生老病死,那麼眾生因為「無明」,妄見!就好比眼睛有病,看見空中有空花!又妄認空中的空花有實在性!那麼就感覺到痛苦,感覺到被綁住,有輪迴相,那麼本來沒有輪迴,變成有輪迴了!因為妄認、妄想,所以產生種種的幻相。

維摩詰言:

說身無常,不說厭離於身。
  維摩詰說,身體是無常的,但是不說厭離這個身體。

  雖然我們知道這個是幻的身體,會生、會滅,無常,但是也不會討厭這個身體。為什麼?因為有這個身體還可以用來度化眾生,可以起妙用。

  假如我們沒有執著,就稱為什麼?妙用。假設有執著、有妄想、有痛苦,就不稱為妙用了,為什麼?有痛苦,怎麼稱為妙用?!所以講,不說厭離於身,我們知道這個身體好像是水中的月亮,那麼身體有,也不會高興;身體無,也不會悲傷;就像水裡面的月亮,雖然明明看見,可以看見水中的月亮,但是我們知道水裡面是沒有月亮的。同樣的道理,我們觀察到世間,有山河大地、有人、有是非,種種的一切好像了了分明,好像很實在,但是我們實證這一切通通是虛幻的,不是實在有,所以沒有執著性,不厭離這個身體,身體有,也不會高興;身體無,滅了也不會悲傷。
( 妙用  金剛經:妙行無住分第 4  )

說身有苦,不說樂於涅槃。
  維摩詰居士又講,說身有苦,我們這個身體有痛苦,不說樂於涅槃,那麼也沒有希望入到涅槃去。

  這個身體有生、老、病、死的痛苦,為什麼不樂於涅槃呢?「涅槃」本來是沒有任何相,一般都以為:「涅槃了,就是好像死掉。」其實我們不管生、不管死,通通在涅槃中!一旦明心見性了,我們就可以了知一切眾生本來就涅槃,不管這個身體有、這個身體無,通通在涅槃裡面,本來就不生不滅!但是有「無明」就會妄見一切的景象、還有一切的是非、還有很多法界,這些妄見會讓我們感覺到痛苦,這一些通通讓我們在虛幻的假相裡面感覺到有輪迴,有痛苦。。。

  一旦明心見性了,可以解脫掉幻相!所以幻相有、幻相無,都不是很要緊了,因為本來清淨的心不染幻相!所以身體有,也沒有感覺到很快樂;身體無,也不感覺到痛苦,所以不說樂於涅槃。。。

說身無我,而說教導眾生。
  那麼教導眾生,要怎麼樣講呢?要講這個身體無我!本來就沒有「我」,這樣能夠教化眾生。

說身空寂,不說畢竟寂滅。
  為什麼說身空寂,不說畢竟寂滅?因為你跟眾生講:畢竟寂滅!眾生不相信。我們假設跟人家講:本來就是涅槃的!人家不相信啊,為什麼不相信?因為他不能離相,他認為:「我看見明明有!怎麼說沒有?很真實,我看得見、聽得到,怎麼說沒有?」所以眾生不相信。

  這個說身空寂,是講什麼?講體性空。這個身體是幻的,本無!實相的體性是空的。

  那麼我們要了知,雖然體性空,但是這個體性不是斷滅空。很多人以為:「實相的體會斷滅,修行到最後不要走到斷滅空。」認為:「最後會斷滅空。」這是一種不清楚、不了解的說法。

  實相的體性絕對不可能斷滅,假如實相的體性是斷滅的話,我們也保不了,保不住的,對不對?那麼,實相的體性假如是不會滅掉,我們可以把它滅掉嗎?絕對滅不掉。實相的「體」是永恆不生滅的,所以不可能滅掉,所以不要怕斷滅。一切的法都可以滅掉,實相絕對滅不掉,所以《心經》講*,不生不滅!斷滅不掉的。
( *請見  心經: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  )

  這裡講,不說畢竟寂滅,為什麼?因為眾生見有相,他有所見,你跟他講:無相!他不相信。那麼,要怎麼辦呢?就是慢慢跟他講,用什麼辦法都可以,只要他能明心見性、破相離相,什麼樣的辦法都可以,都是好法。一旦明心見性以後,眾生就不著相了,了了見!無一物!他實證了實相的體性,就知道本來就是空寂的。

說悔先罪,而不說入於過去。
  說讓人懺悔的話,而不要說:「過去怎麼樣,你會怎麼樣、怎麼樣。」入人於罪啦。

  有些人在說法的時候,很容易造成聽法的人一種恐慌害怕,為什麼?如果講「懺悔」的時候,有時候往往會說:「你以前做什麼壞事,後來又做什麼壞事,以後死掉會怎麼樣輪迴。」變成一種恐嚇,讓眾生害怕。這樣的說法是不究竟、不了義,也不可以,為什麼?眾生害怕啊。

  你告訴眾生說:「因果怎麼樣、怎麼樣,你很嚴重喔!以後會怎麼樣。」那麼眾生不願意來聽了,為什麼?他聽下去更害怕,所以就不學佛了。在講法的時候,要鼓勵眾生,不可以讓眾生恐懼害怕,所以說「懺悔」的時候,不能夠入人於罪,不要說:「過去怎麼樣、怎麼樣,你以後會怎麼樣、怎麼樣。」這樣不可以,要用鼓勵的話,讓眾生明白破相、離相,去明心見性。

以己之疾,愍於彼疾。
  眾生同體,憐憫眾生大家都是一體的,所以以自己的疾病來憐憫眾生的疾病。

當識宿世無數劫苦,當念饒益一切眾生。
  應當要意識到宿世有無量無邊的劫,那麼在劫裡面就有很多的痛苦。我們眾生從無始以來受到輪迴之苦,無量無邊,無數劫都受到這種生、老、病、死,幻生、幻滅之苦!所以應當要饒益一切眾生,要幫助一切有情的眾生破相、離相,證到實相的體性,了斷無明。

憶所修福,念於淨命。勿生憂惱,常起精進。
  憶所修福,憶念以前所修的福,所以要怎麼樣?念於淨命,要常常想到清淨慧命的重要性。過去所修的福也是無常!所以要怎麼樣?憶念我們的清淨慧命,也就是要明心見性,破相、離相,才是究竟。

  勿生憂惱,不讓眾生擔憂而起煩惱。眾生都是憂愁煩惱,我們經常因為執著引起很多煩惱,事實沒有必要的,通通起煩惱。為什麼起煩惱?因為看到一切相又放不下,擔憂,有時候自己不知道要怎麼樣。。。

[維摩詰經。2012/08 電視演說 第 26 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