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菩薩品第四]
憶念我昔,住於靜室。
時,魔波旬,從萬二千天女,狀如帝釋,鼓樂絃歌,來詣我所,與其眷屬,稽首我足,合掌恭敬於一面立。
時,魔波旬,從萬二千天女,狀如帝釋,鼓樂絃歌,來詣我所,與其眷屬,稽首我足,合掌恭敬於一面立。
我意謂是帝釋,而語之言:善來,憍尸迦!雖福應有,不當自恣。當觀五欲無常,以求善本,於身命財而修堅法。
即語我言:正士!受是萬二千天女,可備掃灑。
我言:憍尸迦!無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門釋子,此非我宜。
所言未訖,時維摩詰來謂我言:非帝釋也,是為魔來嬈固汝耳!
即語魔言:是諸女等,可以與我,如我應受。
即語魔言:是諸女等,可以與我,如我應受。
魔即驚懼,念:維摩詰將無惱我。
欲隱形去,而不能隱。盡其神力,亦不得去。
欲隱形去,而不能隱。盡其神力,亦不得去。
即聞空中聲曰:波旬!以女與之,乃可得去。
魔以畏故,俛仰而與。
爾時,維摩詰語諸女言:魔以汝等與我,今汝皆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即隨所應而為說法,令發道意。
復言:汝等已發道意,有法樂可以自娛,不應復樂五欲樂也。
天女即問:何謂法樂?
答言:樂常信佛。
樂欲聽法。
樂供養眾。
樂離五欲。
樂觀五陰如怨賊。
樂觀四大如毒蛇。
樂觀內入如空聚。
樂隨護道意。
樂饒益眾生。
樂敬養師。
樂廣行施。
樂堅持戒。
樂忍辱柔和。
樂勤集善根。
答言:樂常信佛。
樂欲聽法。
樂供養眾。
樂離五欲。
樂觀五陰如怨賊。
樂觀四大如毒蛇。
樂觀內入如空聚。
樂隨護道意。
樂饒益眾生。
樂敬養師。
樂廣行施。
樂堅持戒。
樂忍辱柔和。
樂勤集善根。
菩薩品第四
時,維摩詰來謂我言:非帝釋也,是為魔來嬈固汝耳!
這個時候,維摩詰來對我說:這些人不是真正的帝釋天人,這些美女通通是魔女,是波旬呢,魔想要來擾亂你的修行,不是真正帝釋天的天女。
這個時候,維摩詰來對我說:這些人不是真正的帝釋天人,這些美女通通是魔女,是波旬呢,魔想要來擾亂你的修行,不是真正帝釋天的天女。
即語魔言:是諸女等,可以與我,如我應受。
維摩詰對波旬講:這些美女通通給我,我都接受。如我應受,就是我可以接受,因為一旦我們這個心突破的時候,不管你見到什麼,心不為所動!不管是什麼天女、魔女,心都不為所動。
維摩詰對波旬講:這些美女通通給我,我都接受。如我應受,就是我可以接受,因為一旦我們這個心突破的時候,不管你見到什麼,心不為所動!不管是什麼天女、魔女,心都不為所動。
我們要悟道的過程中,最怕的就是自己起心魔,外面的魔,怎麼樣?並不可怕,最可怕的就是不能降服自己的心魔。外面的魔要降服,很容易,對不對?自己的心魔假如起來的話,不容易降服喔!很多修行的人,都是自己起了心魔而自己不知道,以為是外面的魔。其實自己的心魔最可怕,也最不容易降服。
魔即驚懼,念:維摩詰將無惱我。
魔女們非常的害怕,波旬啊,這個天魔也很害怕,害怕這個維摩詰大居士,因為他是已經明心見性的人,他不會受這些魔女的影響。波旬說,你不要來擾亂我。
魔女們非常的害怕,波旬啊,這個天魔也很害怕,害怕這個維摩詰大居士,因為他是已經明心見性的人,他不會受這些魔女的影響。波旬說,你不要來擾亂我。
欲隱形去,而不能隱。
波旬、魔女想要隱形而去,不能夠隱。這裡是表法!不是真正外面的魔要離去,走不了,絕對不可能。
波旬、魔女想要隱形而去,不能夠隱。這裡是表法!不是真正外面的魔要離去,走不了,絕對不可能。
有時候經典是在表法,表什麼法?表心法。那麼很多人看經典,以為:「維摩詰居士有很大的神通力,有什麼神奇、神力,讓這些魔女、波旬沒有辦法離去。」不是這樣,這是表法,表心法,就是我們自己的心魔起來,不容易降服。那麼要把自己的心魔除去是不容易,這個地方是表法,所以我們看佛經佛典,不要認為有什麼神奇,都沒有。而不能隱,就是表示一個人在修行,如果自己心魔起來了,欸,有妄想了,那麼要降服妄想是不容易。
盡其神力,亦不得去。
我們修行的人,假如自己的心魔起來了,要降服的確是困難,欸,大家都有這個經驗,都會妄想!有執著性!所以用自己的力量怎麼樣掙脫,都掙脫不了自己的執著性、自己的妄想心。這裡是表法,所以這裡講,盡其神力,亦不得去,表示我們修行的人,自己的心魔起來了,那麼要脫困的確是不容易,用自己的力量想要脫困,都沒有辦法降服自己的心魔。
我們修行的人,假如自己的心魔起來了,要降服的確是困難,欸,大家都有這個經驗,都會妄想!有執著性!所以用自己的力量怎麼樣掙脫,都掙脫不了自己的執著性、自己的妄想心。這裡是表法,所以這裡講,盡其神力,亦不得去,表示我們修行的人,自己的心魔起來了,那麼要脫困的確是不容易,用自己的力量想要脫困,都沒有辦法降服自己的心魔。
譬如說,我們起了煩惱,看了很多境相,眼所見,耳所聞,為這個聲音和這個色,起了很大的煩惱。那麼起了煩惱,自己是不是也想要掙脫、要擺脫這些煩惱?要啊!但是容不容易?的確不容易,有些人拼命想要擺脫煩惱都沒辦法。那麼這裡是表法,所以盡其神力不能夠解脫、不能夠脫去,就是我們自己的魔心想要降服,不容易啊!
即聞空中聲曰:波旬!以女與之,乃可得去。
這裡也是表法。在空中,就有聲音在講:波旬!你這個魔心要去除的話,這些魔女給我,這些魔的想法去掉,這些魔女通通不要,那麼你就可以怎麼樣?可以隱形,就可以去了,就可以掙脫了。
這裡也是表法。在空中,就有聲音在講:波旬!你這個魔心要去除的話,這些魔女給我,這些魔的想法去掉,這些魔女通通不要,那麼你就可以怎麼樣?可以隱形,就可以去了,就可以掙脫了。
這一段也是表法,表什麼法?表示我們修行的人,假如能夠放掉這個「色」,五蘊裡面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首先就是要放掉這個「色蘊」,所見的一切,通通要怎麼樣?捨棄、放棄、放掉,那麼這樣就可以掙脫色蘊。所以這裡是表法,維摩詰說,一個人假如魔心沒有捨掉、放棄的話,那麼要掙脫這個魔的纏住是不容易,想要斷掉這個煩惱,不容易啊!
魔以畏故,俛仰而與。
魔就放棄這一些魔女,於是可以隱形而去了。
魔就放棄這一些魔女,於是可以隱形而去了。
爾時,維摩詰語諸女言:魔以汝等與我,今汝皆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
這個時候,維摩詰就對這一些魔女說:波旬把你們這些天女通通給我了,你們這一些人,應該要發心。發什麼心?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。
這個時候,維摩詰就對這一些魔女說:波旬把你們這些天女通通給我了,你們這一些人,應該要發心。發什麼心?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。
即隨所應而為說法,令發道意。
維摩詰對這些魔女講法,講什麼法?要怎麼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就是要怎麼樣證入無上正等正覺,要怎麼樣斷除煩惱、怎麼樣離幻。隨他們的心念跟他們講,斷除一切煩惱,令他們發道心,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心,所以令發道意。
維摩詰對這些魔女講法,講什麼法?要怎麼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就是要怎麼樣證入無上正等正覺,要怎麼樣斷除煩惱、怎麼樣離幻。隨他們的心念跟他們講,斷除一切煩惱,令他們發道心,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心,所以令發道意。
復言:汝等已發道意,有法樂可以自娛,不應復樂五欲樂也。
維摩詰對這一些魔女講:你們已經發了道心,發道心可以有法樂,這些「法樂」不是世間的五欲之樂,是聽法的樂。
維摩詰對這一些魔女講:你們已經發了道心,發道心可以有法樂,這些「法樂」不是世間的五欲之樂,是聽法的樂。
為什麼聽法會有快樂呢?因為可以離相,對不對?那麼離相以後,會怎麼樣?明心見性!那麼就可以斷除煩惱,可以了脫三界的輪迴,不在幻境裡面輪迴了,欸,明心見性了,這樣可以解脫,不再受到大輪迴之苦。所以,聽法是最快樂的,世間的種種一切樂都不如聽佛法來得快樂,為什麼?因為世間的樂有限啊!世間的樂,不管什麼樣的樂,都是無常,不是永恆,也會受到大輪迴因果的管轄。所以我們聽法最快樂了,什麼樂?聽到明心見性可以了脫大輪迴,法喜充滿啊,很快樂,這種樂不是世間的樂,不能夠相提並論。
不應復樂五欲樂也,不應該來享受世間這種五樂。世間的樂不了義、不究竟,終歸是無常,會幻滅的!那麼假如說,聽法可以明心見性的話,永遠可以脫離大輪迴,這個就是真正的常樂。
天女即問:何為法樂?
這些天女就問:什麼叫做「法樂」?這個法樂,是什麼意思呢?
這些天女就問:什麼叫做「法樂」?這個法樂,是什麼意思呢?
答言:
樂常信佛。樂欲聽法。
維摩詰大居士就對這些天女講:真正的快樂是信佛,聽佛法很快樂。
樂常信佛。樂欲聽法。
維摩詰大居士就對這些天女講:真正的快樂是信佛,聽佛法很快樂。
那麼這裡的「信佛」,我們要把它提升到哪裡?提升到明心見性,證到實相的體性,一切的幻境通通已經消失了,沒有幻境了,再也沒有大輪迴了,所以才相信這個佛法。
我們常講,怎麼樣「信」呢?實證了以後,才真正的相信!那麼,如果還沒有破幻離幻,還沒有實證到實相本體,沒有明心見性的時候,首先要怎麼樣?先相信啦,因為信,才有一股力量去破幻實證!假如已經完全相信了,那就是無疑的信,什麼是無疑的信?明心見性!才不會有疑惑。
對於信佛法,大家有疑惑,對不對?像大家聽我講佛法,會相信我,一定怎麼樣?一定是實證以後才相信,這是第一種相信。那麼第二種相信,是看我的面子,欸,看我說佛法,看我的面子而相信。那麼這種相信,我們不要,要怎麼樣?無疑的相信,實證以後的相信才是真的,看面子相信沒有用的,對不對?如果我說的佛法,大家能夠實證,那麼無疑的相信,有多好!假如說看面子,那沒有用啊!不能離幻的話,將來幻境在,一樣會輪迴。
樂供養眾。
最快樂的就是供養大眾。用什麼樣來供養?用法供養,就是說很多佛法給大家聽。
最快樂的就是供養大眾。用什麼樣來供養?用法供養,就是說很多佛法給大家聽。
大家都是一體的,實相一體,法身一體,雖然「報化身」不一體,你有你的身體,我有我的身體,那麼好像各自不一樣,對不對,那麼這是報化身,「報化身」有生、有滅。法身就不是了,「法身」無生無滅,不來不去,而且大家的「法身」都是一體,是共同體啊!就好比這個虛空一樣,誰可以離開這個虛空呢?沒辦法離開嘛,對不對?虛空只有一個,那麼所有的人、所有的物,通通不能離開這個虛空,離不掉啊!不管你是上天下海,你都離不了這個虛空,跑不掉,這是比喻。那麼實相的體性也是一樣,大家是共同體,同一個體性,所以就是平等觀,平等對待,一切眾生沒有高下,沒有什麼高貴、也沒有什麼卑賤,都是同體,就好像一個人有無量的細胞在身體上,那麼都是在同一個身體上,雖然細胞很多,但是通通是一個身體上,所以是共同體。所以樂供養眾,供養,用法供養,說法給大家聽是非常快樂的一件事。
樂離五欲。
就是五欲離開以後,這個心很清淨,很快樂。
就是五欲離開以後,這個心很清淨,很快樂。
樂觀五陰如怨賊。
「五蘊」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為什麼如怨賊呢?假如說我們家裡面有賊,是不是很難過?很難受啊,會偷我們的東西。那麼這個「五蘊」也是一樣,像賊一樣,會盜取我們的心,讓我們起了很多煩惱、妄想。眼所見、耳所聞、心所想、身體所接觸的,那麼有第六意識的妄想,這一些就好像怨賊一樣,假如我們除去這些怨賊,那麼心就清淨了,所謂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,《心經》講的,對不對?
「五蘊」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為什麼如怨賊呢?假如說我們家裡面有賊,是不是很難過?很難受啊,會偷我們的東西。那麼這個「五蘊」也是一樣,像賊一樣,會盜取我們的心,讓我們起了很多煩惱、妄想。眼所見、耳所聞、心所想、身體所接觸的,那麼有第六意識的妄想,這一些就好像怨賊一樣,假如我們除去這些怨賊,那麼心就清淨了,所謂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,《心經》講的,對不對?
樂觀四大如毒蛇。
我們要觀察這個四大,就好像毒蛇一樣。
我們要觀察這個四大,就好像毒蛇一樣。
「四大」就是地、水、火、風。我們身體由地、水、火、風,這個四大所組成的,我們要觀察這個四大就好像毒蛇一樣,為什麼?因為我們都給這個四大綁住了,纏住了!我們為了這個身體,要怎麼樣?起很大的煩惱,有很多是非,有很多爭鬥,為了吃,為了穿,為了爭奪,為了名,為了利,為了活,為了生,欸,想想看,都是為了這個四大而起很大的煩惱,墮入輪迴相啊!欸,死了以後又起煩惱,墮入輪迴相,幻出天堂!幻出地獄!有這個大輪迴相,我們就在輪迴相裡面受苦了。所以,我們要了斷這個四大所帶來的煩惱,要觀這個四大就好像身體裡面有一條毒蛇一樣。
樂觀內入如空聚。
我們要觀,身體裡面所有的一切要把它觀空,就好像是空的一個聚合,不管是地、水、火、風,我們要把它怎麼樣?觀空!不讓這個四大再綁住我們的心,來控制我們的心。
我們要觀,身體裡面所有的一切要把它觀空,就好像是空的一個聚合,不管是地、水、火、風,我們要把它怎麼樣?觀空!不讓這個四大再綁住我們的心,來控制我們的心。
樂隨護道意。
那麼,喜歡怎麼樣?擁護。像修行人呢,我們看見,我們都很高興,能夠擁護他,那麼也能夠經常跟修行的人一起來探討佛法,怎麼樣明心見性?怎麼樣離苦得樂?怎麼樣離幻?怎麼樣破幻?怎麼樣了掉這個無明?談論這一些,研究這一些,感覺到很快樂。為什麼?因為可以離開大輪迴相啊!永恆不再受到輪迴的話,有多歡喜、多快樂啊,對不對,所以談這個道就會覺得很快樂。談世間的五欲、六塵,這什麼快樂?無常啊,對不對,增加我們的煩惱而已。
那麼,喜歡怎麼樣?擁護。像修行人呢,我們看見,我們都很高興,能夠擁護他,那麼也能夠經常跟修行的人一起來探討佛法,怎麼樣明心見性?怎麼樣離苦得樂?怎麼樣離幻?怎麼樣破幻?怎麼樣了掉這個無明?談論這一些,研究這一些,感覺到很快樂。為什麼?因為可以離開大輪迴相啊!永恆不再受到輪迴的話,有多歡喜、多快樂啊,對不對,所以談這個道就會覺得很快樂。談世間的五欲、六塵,這什麼快樂?無常啊,對不對,增加我們的煩惱而已。
樂饒益眾生。
為什麼饒益眾生?因為眾生一體啊!我們見到眾生喜歡聽佛法,就會覺得很高興,也很樂意來講經說法。
為什麼饒益眾生?因為眾生一體啊!我們見到眾生喜歡聽佛法,就會覺得很高興,也很樂意來講經說法。
樂敬養師。
樂敬養師,就是敬仰什麼?你的老師、你的善知識,教你佛法的,你都很恭敬。
樂敬養師,就是敬仰什麼?你的老師、你的善知識,教你佛法的,你都很恭敬。
樂廣行施。
喜歡廣行布施。對於眾生,我們要行布施,那麼對於自己的心,也要自己供養自己。
喜歡廣行布施。對於眾生,我們要行布施,那麼對於自己的心,也要自己供養自己。
什麼叫做自己供養自己?心能夠離相,就是最大的供養自己。我們自己的心呢,供養自己的心,要怎麼供養?離「相」,離一切相,無「我相」、無「人相」、無「眾生相」、無「壽者相」,離開一切相,那麼破盡一切法,掃盡一切相,能夠頓悟,明心見性,這是最大的供養自己!欸,自己的心去供養自己的心啦,假如說你自己不能夠離相,著「相」,那麼就是對自己的心不仁慈,對自己的心殘酷,為什麼?因為會墮入輪迴相,生、老、病、死啊!欸,弄不好就是三惡道輪迴!所以我們要供養自己,法供養自己。那麼對自己要好一點,離相是對自己最好的供養,那麼對外面的眾生呢,可以講經說法,講了義經,讓大家都能夠離相、破相,頓悟實相,這個就是最快樂的。所以樂廣行施,對自己布施,也對外面的眾生,通通法布施。
樂堅持戒。
樂堅持戒,要堅定,堅固道心,要持戒。為什麼要持戒?假如我們這個心常常犯戒的話,心不清淨!那麼心不清淨,不容易頓悟,無明破不了。因為被這個幻心纏住以後,就起妄想、執著,不能夠頓悟,所以我們這個心要堅持,要持戒。
樂堅持戒,要堅定,堅固道心,要持戒。為什麼要持戒?假如我們這個心常常犯戒的話,心不清淨!那麼心不清淨,不容易頓悟,無明破不了。因為被這個幻心纏住以後,就起妄想、執著,不能夠頓悟,所以我們這個心要堅持,要持戒。
佛啊,釋迦牟尼設很多戒律,你還沒有明心見性,一定先要持戒!假如說,不持戒想要明心見性,很困難。現在我們打一個比喻,譬如說,一個人喝酒,喝得很醉。很醉的時候,會感覺到天旋地轉,頭很暈,頭很痛,很迷糊。那麼,假如我們沒有先把酒戒掉,就沒有辦法正常的走路,也分不清楚方向,不能走回自己的家。。。
[維摩詰經。2012/08 電視演說 第 18 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