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 3之 3

  有些學佛的人問我一些問題,在這裏簡單回答一下。

  生:請問居士,釋迦牟尼佛證法身,「法身」是指什麼?和「報身」、「化身」又有什麼不同?

  師:「法身」是眾生本來一體的佛性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,又稱如來、真如、實相。

  「報身」會生、滅,有來、去,建立有一個「」。釋迦牟尼的報身,一樣會經歷生、住、異、滅的過程,而發生生、老、病、死的現象。不只是人的身體,就連空氣、水、石頭瓦塊、山河大地、星球,甚至整個虛空,都是報身。「 化身 」是報身所起的作用,例如,起個念頭,身體會跑、會跳。空氣也有念頭,於是有高氣壓、低氣壓,甚至颳颱風。

  報身、化身都會生滅,幻化不實!因此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就是要教導眾生明心見性,證法身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。

  要如何契入法身?當先體認,因無始根本「無明」而起諸幻!那麼,一切幻由根、塵、識層層建構而循業發現,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建立「我相」!由我相而有「我見」,由我相而有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。要破我相,就要瓦解我執;要破我執,當由心地下手參禪,因此《永嘉證道歌》說,幻化空身即法身,這一句中幻化的「」,以及空身的「」就是指瓦解!瓦解一切幻相即證法身實相。


  生:請問居士,追求永恒的佛性,是否也是一種執著?

  師:佛性的特性,就如《心經》上說的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,離一切生滅性、相對性、執著性。

  由六根產生的「我相。人相。眾生相。壽者相。」的執著,則有一切生滅性、相對性、執著性。因此實證永恒的佛性,並不是一種執著。


  生:請問居士,何謂淨土?何謂念佛?何謂西方?何謂三聖?

  師:「淨土」是指本來佛性,離一切生滅、相對、執著等相,稱為淨土。所謂「念佛」,是以心念破四相、無明,頓見本性。開悟見性,名為「花開見佛」。

  開悟後了知體用不二、性相如如,假名為「西方」。西方「三聖」,即是法身、報身、化身。「彌陀」是你的本心自性,「觀音」是你的慈悲,「大勢至」是你的智慧。

  在我的《大乘智慧了義錄》講到,迷人不知聖意,不見自性彌陀,向外求佛。或終日念佛名號,欲求往生西方,望佛來迎,不識念佛真義。我們要實證法身,見自性如來,絕不可以墮入西方假相中,因為真佛無相!有形有相、有來有去的一定是幻相!因此《金剛經》說,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!又說,如來者,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,故名如來!學佛者當警惕。


  生:請問居士,廣欽老和尚說我們要「老實念佛」,到怎樣才是老實念佛?

  師:「老實念佛」,應該如楞嚴經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〉中提到,真實念佛的意義。「念佛」的本意,是用心念突破四相、無明,頓見實相本性,是名念佛。
( 念佛  楞嚴經: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 )


  生:請問居士,念經持咒有功德嗎?

  師:念經、持咒,都是為了攝心而暫時止住妄念的一種不究竟的做法。就一個學佛者而言,念經不如解經,解經不如實證。

  有人持大悲咒,念到咒水都會滾動,這是利用念力集中所有的能量,是現象界的事。

  佛性的特性,就如同《心經》上說的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。以這三句話來檢定,就可以對照出這些操弄現象界能量的事,會有生滅!垢淨!增減!那麼,這些與佛性是了不相干!

  所謂「功德」,就如《六祖壇經》說,功德須自性內見,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。因此學佛者不能本末倒置,當學世尊發菩提心實證本來佛性,開悟後以法度人,才不失我們學佛的本懷。


  生:常有法師說要唸經回向,請問要如何回向?

  師:「回向」二字有很深的含意。「」,指心的層層突破。「」,朝向無上正等正覺。

  「回向」的意義就是,以心的層層突破,離一切根、塵、識,朝向正等正覺。

  願以此功德,莊嚴佛淨土。若有見聞者,悉發菩提心。法界諸含識,同登無上道,這是回向偈的內容。所謂同登無上道,是實證眾生的一體佛性,並不是神通!神通一定有一個「」,不然是誰在通?!相對立的「能通」、「所通」都還在,還在「我相」的範圍;即使瞭解了宇宙的成住壞空,那麼成、住、壞、空是生、滅,仍然是幻境,不是不生滅的佛性。同時也不是迷信!因為面對上根人,是引導他持戒、參禪,自性自度,而且是唯論見性!不論禪定解脫


  生:請問居士,要如何參禪?

  師:「」是指實相。「」則是思惟。

  我們對實相不了解,有個疑情在,想去了解的心念,想要突破、想要見性的思惟,就叫做「」。

  參禪也用到念,但是,是以「念」做工具去突破迷障,而不是在「念」上做工夫,想讓念清淨。參時不講究念頭是否清淨,妄念來了也不管,只管保持參的心念,日久功深,破了迷障,幻境就離。

  但是這樣說,各位可能很難契入參禪,因此我只好建議大家思惟:這個身體會生滅,是幻!這個心也是幻!念頭生生滅滅,也是幻!這些完全拿掉以後,那是什麼狀態?

  可能大家現在的感知,會以為:「那是虛無混沌的空性。」

  但是我要告訴各位,那種狀態絕不是各位的見聞覺知所能明白,因此維摩詰居士說,法不可見聞覺知。眾生由見、聞、覺、知所感知的,仍屬於根塵識中的「」,脫離不了「五蘊」的範疇!必須實證到不住色聲香味觸法,瓦解「見。聞。覺。知。」以後,才知道那是什麼狀態。


  生:請問居士,人死後八個小時以內不能動他的身體,而且要連續念佛的作法是正確嗎?

  師:死後的情形,若有很多種,就有很多的答案,也就是大家說的都對。但是答案如果只有一種,則只有一個才對。你這樣問我,那我就提供自己的看法,來給你參考。

  人死亡的時候,聽力和意識是否可以停留很久?八個小時?十個小時?我以前曾和一個醫生聊天,他和我討論:「在人死後八個小時內為亡者念佛,亡者到底有沒有受益?」我請他思惟死亡的生理過程,明白到這是不可能的事。

  要知道人正常的血壓數值為收縮壓大約為 100 毫米水銀柱,舒張壓為 70 毫米水銀柱。心臟脈搏停止,血壓為 0 毫米水銀柱,才宣佈一個人死亡。

  血壓由 120 毫米水銀柱下降到 90 毫米水銀柱,人開始頭暈腦脹。
  下降到
70 毫米水銀柱,一般人都站不住。
  下降到
50 毫米水銀柱,眼前一片昏暗,看不見外界了。
  再降到
30 毫米水銀柱,不但看不見,聽力也模糊了。
  血壓再下降到
20 毫米水銀柱,根本什麼都聽不到。
  降到血壓為
0 毫米水銀柱,腦死狀態,亡者什麼也聽不到,念佛如何有效力?

  血壓若是上升,上升到 300 毫米水銀柱時,血管破裂,腦溢血,腦死狀態,還能聽到外界嗎?

  那麼念佛的聲音,我們聽來正常不過,但是對瀕臨死亡的人來說,血壓不足以維持身體的運作,殘存模糊的視力、聽力,加上念頭紛亂,真正聽到的是佛號嗎?會解讀成什麼?當然,這些可以再深入去討論。那麼就一個呼吸、心跳、腦波運作停止,沒有意識的人,念佛的作法,就如前面所分析的,要如何利益亡者呢?


  生:請問居士,有關密宗中陰身救度法,真能超度亡魂嗎?

  師:《金剛經》言,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一切都是妄心所變現,是生滅相!虛幻不實。

  探討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應有這樣的認知:一個成就者,至少是破四相出離三界了,而且處在同一個時空才能溝通。如果以夢境比喻為眾生未解脫所身處的時空,那麼釋迦牟尼成就解脫後,既然離開夢境了,為何又入夢輪迴?假如說真是如此,那麼離夢又有何用?成就者,不就成為「大我」相嗎?


  生:請問居士,無心是否就是道?

  師:無心當然不是道,更不是佛性。

  古德云,佛說一切法,除我一切心。我無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。此是悟後語,是見性的人開悟後所說的,意思為報化佛說一切方便法是為了度眾,那麼已經明心見性的人,當然沒有一切的妄想執著心,何需再用方便法?而後人以為:「將妄心停止,思想斷盡,便是無心,便是悟道。」此乃大錯。

  妄心是現前一念無明。一念無明停止,是無始根本無明境界;此無明未破之前,不能見到佛性,不是悟道。所以古人云,莫謂無心就是道,無心還隔萬重山

  我們用功時,以一念無明當工具去破無始根本無明,破無明時,親證法身如來,不生不滅。


  生:請問居士,學佛有信、解、行、證四個階段。什麼是解悟?什麼是證悟?

  師:解悟與證悟有別。

  「解悟」,係理解佛經佛理,或體悟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、無相等道理,故有小悟若干次,大悟若干回等等。此係妄心之作用,尚未離幻,並非究竟,故名解悟。

  「證悟」者,證法身,明心見性,一悟永悟,永離諸幻,名入佛道。

  禪宗講究證悟見性,我們要確切去實證!不要只求知見上的理解而空談理論,因為知見上的理解不能免除輪迴,此「解悟」乃屬腦部的作用,會隨人亡而滅,唯有「證悟」才能永離諸幻證實相不再輪迴,才是根本究竟的解脫之道。

[直了菩提。1999/04 發刊。學員編輯]